9月3日上午9时,天安门城楼庄严矗立,广场恢弘壮阔。世界各国目光齐聚于此,共同见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典礼。
三军肃立,铁甲生辉。仪仗方阵踏着铿锵的步伐通过检阅台,装甲战队伴随引擎轰鸣驶过长安街,空中梯队呼啸掠过长空。这一庄重时刻,既让我们缅怀抗战先烈的英勇牺牲,更彰显了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坚定步伐。盛典极大激发了研究所广大职工和学生们的爱国情怀,激荡起跨越世代的热血与共鸣。他们纷纷以真挚的文字记录目睹荣光时的震撼,表达对盛世未来的美好期许。
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党支部 书记
宋春桥 研究员
今天在研究所党委领导组织下集体观看了阅兵仪式,铁甲洪流,鹰击长空,国之强盛,振奋人心。我作为一名国家队青年科研人员,心潮澎湃之余,更添一份深思。阅兵展示的是捍卫国家主权的“硬实力”,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和平保障。而我们,正致力于夯实国家永续发展的“根基”。军队守护的是国家的地理疆域,而我们守护的是这片土地的资源安全与生态红线。无论是青藏高原的冰川湖泊,还是东部平原的湖泊湿地,都是我们必须用科技去认知、去经略、去保护的战略空间。强大的国防让我们免受外敌侵扰,而健康的自然环境与可持续的资源供给,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支撑。看到我们的军队如此强大,更感肩上责任重大。我将立足岗位,用精准的数据和扎实的研究,为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学会与科技支撑党支部 书记
沈幸
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阅兵,全程都非常震撼,深受感动。标兵出场时刺刀尖的星光闪耀,分列式行进时整齐的步伐铿锵,这是我们国家的精气神。装备方队浩浩荡荡驶过天安门时,钢铁洪流,势不可挡,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各种高精尖武器组成的全面战斗力量,对外是震慑,对内是安心的基石。当空中梯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空掠过,蓝天之下,山河万里,国泰民安,这一幕足可告慰英烈。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祈年殿上歼10拉着彩带飞过,这既是我们对和平的渴望,也是用绝对力量祭天的底气。我们将兢兢业业立足本职工作,紧密围绕重大科学任务,扎实做好科技支撑,努力为祖国科技事业的腾飞贡献一份坚实而不可或缺的力量。
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室 主任
王荣 研究员
八十年前,中国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担当,用千万同胞的牺牲换来了胜利的曙光。今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回望,以最庄重的姿态,向世界捧出中国人民守护和平的赤子之心和雄厚实力。本次阅兵中,多款新装备的亮相展现了我国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科技跨越。背后是科研人员日夜攻关、以及国家对“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战略布局,打破曾面临的“卡脖子”困境的决心和能力,也充分展现了科技创新是国家硬实力的核心支撑。
区域人文经济地理党支部 支委
高金龙 副研究员
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研究所组织全体职工、学生和党员在麒麟园区多功能厅集中观看了阅兵式。天安门前,整齐划一的方阵、精确到秒的节奏、威严统一的制服,共同构成了一种“整齐美学”,不仅展示了新时代军队的纪律性,更在视觉上传递出秩序、团结和力量。
刚刚结束新疆科考的我,不禁回想起了西部旷野里的良田万顷、边境小城的千家灯火、科考途中穿越的壮美山河。今天这份震撼人心的国家力量,正守护着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的脉动,滋养着区域协调发展的生机。在新疆科考时目睹的边疆新貌,此刻与长安街上的铿锵步伐叠印在一起——国家安全与区域发展,本就是一枚勋章的两面。
当战鹰掠过长空,我仿佛看见它们守护下的田垄阡陌、城市天际、还有西部大地上正在升腾的希望。这份安全感,让我们能够安心丈量国土,擘画发展,在广袤天地间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答卷。最强的力量,是为了最深的和平;最硬的钢铁,守护最软的民生。这就是今日中国:既能铸剑卫和平,亦能执笔绘山河。
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党支部 支委
刘凯 副研究员
观看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党和国家以最庄严的方式回顾抗战历史,缅怀抗战英烈,弘扬抗战精神,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发展为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强核心的历史进程。特别是此次阅兵所展示的一系列最新型武器装备,集中体现了我国在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创新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彰显了我们捍卫国家主权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意志与强大实力。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深受鼓舞。将深入学习抗战精神中蕴含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与必胜信念,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将满腔的爱国热情转化为科研创新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湖泊—流域过程与调控党支部 支委
姚静 副研究员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九三阅兵式上,我们数次眼含热泪。从升旗仪式、阅兵式、分列式,全面展示了我们国家海陆空军队的实力,展示了先进的武器装备和网络信息化设备等,看得人热血沸腾,感慨万千。“东风浩荡,威镇寰宇;以武止戈,砥定乾坤”等解说词简洁、有力,既表达了武器的威慑力,又表达了和平的宗旨。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安宁,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纵观历史,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盛世,应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阅兵式上展示的不仅是我们的军事实力,也是经济、工业、科技实力的综合体现。我们作为中国科学院的科技人员,应该聚焦主责主业,紧紧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核心任务,为中国的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物理湖泊与水文研究室
任泽 青年研究员
雄师列阵,铁甲生辉。当国旗冉冉升起,“起来,不远做奴隶的人们”,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和歌词直叩灵魂,眼眶不禁湿润。是先辈们的浴血奋战,才换来我们如今的和平安宁。徒步方队的每一个铿锵步伐,都是对牺牲者的告慰;装备方队的每一件大国重器,都是对和平的捍卫。今天,我们见证的不只是武力,而是一个民族从屈辱到挺立的涅槃重生。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但很幸运有一个和平的祖国!历史不容忘记,我辈当自强!
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化党支部 支委
高磊 助理研究员
9月3日上午,我参加了全所党员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集体活动,全程观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接受党和人民检阅的精彩直播。受阅部队整齐豪迈的铿锵步伐、威武雄壮的钢铁战阵、性能卓越的三位一体武器作战系统令人印象深刻。我切实感受到这是一场弘扬抗战精神、体现时代特色、具有大国气派、展示我国强军风采的阅兵盛典。受阅部队生动地展现了新时代我国军人威武雄壮的精神面貌和大气磅礴的恢弘气势,必将极大地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激发我们同胞的爱国热情。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认识到在当前大国综合国力和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我们每一名科技工作者都要秉承先辈抗战精神,以受阅官兵展现的新时代精神风貌为楷模,努力将自己的科研事业紧密聚焦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在资环领域的发展需求,强化使命担当,不忘初心,以优异的工作成绩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财务资产处 副处长
汪禹芹
今天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当人民解放军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各类新型装备威武亮相时,我内心满是震撼与自豪。这段历史时刻提醒我们:今日和平来之不易,是先辈们以不屈意志、浴血奋战换来的,身为中国人,必须永远铭记这份厚重过往。
而守护和平不仅仅是军人的职责,也是中国科学院人的使命担当 —— 唯有奋力抢占科技制高点,才能为民族复兴筑牢根基,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科研设备管理者,我将把这份激荡于心的感悟,转化为岗位上的实际行动。今后会严格对标“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标准,在科研仪器装备的配置与研制上精耕细作,全力保障科研“武器库”的强大可靠,以扎实的设备管理工作,为研究所高质量发展、抢占科技制高点提供坚实地支撑。
人事教育处 业务主管
李心悦
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我心潮澎湃。受阅部队的整齐步伐与先进装备,彰显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新型主战坦克、高超声速反舰导弹、新型战略导弹等一大批新域新质作战装备集中亮相,令国人振奋。这些国之重器的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和技能人才的心血与汗水,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阅兵仪式为动力,学习科研人员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为科研一线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级博士研究生
郭辉
阅兵式上,整齐的方阵、先进的装备、老兵的身影,每一幕都让我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与自信。作为研究生,我深知知识的重要,但今天我更加明白,学到的知识不仅是个人积累,更应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复兴。看到那些凝聚科研智慧和工程实践的高端装备,我感受到科技自强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和平来之不易,强大的科技力量是守护国家的基石。这次阅兵让我更加坚定,要将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也提醒自己以更加认真踏实的态度投入学习和科研,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一份力。
2023级博士研究生
邱雨
观看阅兵让我想到了“静水深流”的力量。眼前的钢铁洪流固然震撼,但更打动我的,是这份强大背后如滴水穿石般的长期积累与坚韧。这恰似湖泊生态系统中,宏大的稳定源于无数微小过程的协同。这份踏实向上的国运,让我们每个平凡人的努力都意义非凡。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心潮澎湃,倍感自豪,也让我体会到:真正的磅礴,永远根植于每一份看似微小的执着与耕耘,我们应以不屈不挠的韧劲为强国事业贡献青春力量。致敬所有无声的积累!
2024级硕士研究生
刘凌扬
2025年9月3日,我与全体学生及党员在研究所的组织下集体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此次首次亮相的新型坦克、隐形战机等先进装备,以及无人作战系统、人工智能指挥系统等新质战斗力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我国国防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自主创新的强大力量,也感受到了先辈们用生命与鲜血淬炼的抗战精神与如今强大国防实力之间的跨越时空的呼应。更让我明白作为一名硕士生和普通党员,应该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立志要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起点,深耕理论,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创新,将所学所研转化为解决实际技术难题的能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践行自己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
2024级硕士研究生
刘朔彤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仪式。不少外国元首齐聚于此,这是世界对中国的认可与信任。整齐划一的方阵从天安门前走过,展示着先进的武器装备,这是中国对国力的自信与对世界和平的承诺。台上老兵向方阵致敬,这是历史对发展的感慨。台下的大学生们歌声嘹亮,这是现代对未来的期待。
同样作为研究所的一名学生,我们虽未身处阅兵现场,但同样能感受到那股强大的感染力。科研之路任重而道远,这条路上虽有挑战,但只要有着中国人特有的那股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我们一定可以攻克难关。我们要以先辈为榜样,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发挥出青年人的才干,担当起青年人的使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祖国在未来更加繁荣昌盛,让世界的生态环境领域看到中国见解、中国能力。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4319号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73号 邮编:210008
电话:025-86882010 025-86882020 025-86882030 传真:025-57714759 信箱:niglas@nig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