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普及

湖泊消亡与整治

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湖泊生态系统

  湖泊生态系统,是由湖泊内生物群落及其生态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湖泊内的生物群落同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不同种群生物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并处于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的动态平衡之中。这样,在湖泊内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就是湖泊生态系统。我国绝大多数湖泊都或多少地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因此,湖泊生态系统是属于半人工生态系统,纯自然的湖泊生态系统仅存在于人迹罕至的高山雪原之中。

湖泊存在的短暂性及其生命过程

  湖泊是在自然界的内外应力长期互相作用下形成的,是陆地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整个自然界又都处在永恒的、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各圈层互相作用的自然过程无不引起湖泊的变化。湖泊外部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湖泊内部生态系统的变化,原有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最终必然导致湖泊生命的终结。所以说,湖泊相对于山、川、海洋而言,其生命要短暂的多。一般湖泊寿命只有几千年至万余年,它可以分为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和衰亡期。而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大大地加速了湖泊的演化和消亡过程。(青年期(泸沽湖)、成年期(太湖)、老年期(洞庭湖)、衰亡期(罗布泊))

以断陷湖泊为例:

  青年期,即湖泊形成的初期。由于断裂活动较强,湖盆下陷较快,湖盆四周布满沉积物,这些沉积物主要是由山麓堆积与河流沉积组成的粗碎屑。

  成年期,由于断裂下陷运动逐渐趋缓,入湖河流三角洲发育,湖盆坡度变缓,湖水变浅,湖泊沉积物以河流沉积物和湖泊沉积物为主,沉积物颗粒变细,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老年期,由于沉积物大量充填湖盆,沉积物以湖泊相沉积和沼泽相沉积为主,沉积作用大于下陷作用,水域进一步缩小和变浅,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根系和植物残体,最后湖泊演化为沼泽。

开发过程中要关注湖泊生命的脆弱性

  由于湖泊生态系统,既受其外部环境的制约,又要受到内部生态系统的诸多要素的影响。其中只要有某个要素发生了较大变化就会牵一发而带动全身,而造成整个湖泊生态系统的破坏,乃至导致湖泊的消亡。这就是湖泊生命脆弱的根由。所以,我们在开发利用湖泊资源时,千万要小心从事,不可掉以轻心而酿成大错。

  武昌东湖在50年代还是个大型水生植物(水草)茂盛、水质清新,有机质含量低的草型湖泊。鱼产量亦相当低,后因过量放养草鱼,使水草趋于绝迹,破坏了湖泊的生态平衡,在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输入下,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东湖逐渐演变成富营养——蓝藻、绿藻型的湖泊,亦即由以大型水生植物为主要生产者的生态系统,演变为以浮游植物为主要生产者的生态系统。这一演变过程仅仅只有30年。

湖泊生态系统,是其内部生物群落与其外部生存环境长期互相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系统。湖泊有生成、发展和消亡的自然过程。但在纯自然情况下,湖泊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是漫长的。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大大地加速了湖泊的演化过程,使其生命周期迅速缩短。

过度利用水资源会导致湖泊咸化,萎缩和干涸,例如,青海湖、艾丁湖、玛纳斯湖、罗布泊;盲目大规模的围垦导致湖泊水面的缩小的消亡,例如,江汉湖群、安徽城西湖、太湖周围的小湖;向湖泊中大量排放污水、污物,导致湖泊富营养化,从而大大缩短了湖泊的生命周期,例如,滇池、巢湖。

  湖泊不仅具有宝贵的自然资源,而且具有独特的功能。一旦湖泊消亡,或者湖泊生态系统恶化,将会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造成巨大的影响。例如,云南滇池由于使用不当导致严重的富营养化,直接影响到滇池盆地数百万人的生活和经济活动。一期治理工程虽投入40亿元巨额资金,仍不见成效。因此保护和改善湖泊良好的生态系统已是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