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长三角城市与区域经济韧性研究取得进展

    全球变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多重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已成为影响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作为潜在的城市风险管控新方法,韧性提升旨在增强面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抵抗、化解和适应能力。传统城市韧性研究依赖企业总部-分支机构名单或重力模型绘制城市网络,难以充分捕捉城市间的真实经济联系。

    为解决这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流域水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梁双波副研究员小组提出了区域经济韧性研究框架(图1),并基于长三角地区2017–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构建了基于真实交易数据的城市制造业供应链网络,评估了新冠疫情和中美贸易战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

1. 城市与区域韧性研究框架

    研究发现,2017–2022年间长三角地区城市网络的节点层次、空间结构和拓扑特征均发生了显著改变(图2):2018–2020年总体处于抵抗冲击阶段,2021–2022年则进入了适应和恢复时期。进一步研究揭示了城市在供应链网络中的位置特征对其韧性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城市供应链网络的过度集中会带来一定风险,而那些拥有多元化供应渠道的城市则展现出更强的韧性。研究成果倡议区域发展需要统筹效率与安全,通过建立和完善组团式、网络化多中心结构以增强区域整体韧性,研究为城市规划者评估风险和制定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2. 长三角制造业供应链网络空间演化

    上述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地理学领域国际学术期刊Applied Geography上。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pgeog.2025.103741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