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湖泊—流域水环境遥感高层论坛”在我所隆重举行

3月27日,“湖泊—流域水环境遥感高层论坛”在我所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主办,国家遥感中心、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水文地理专业委员会等协办。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潘德炉院士、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张国成研究员、科技部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金奕名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国土遥感处处长黄铁青研究员和生态环境处处长庄绪亮研究员以及国家“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专家组组长周成虎研究员与部分成员、国家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民用应用组组长顾行发研究员与部分成员等40余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

 

 杨桂山所长主持开幕式并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他首先欢迎遥感领域相关科学家齐聚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参加这次论坛,他认为本次论坛不仅对推动我所湖泊-流域水环境遥感学科领域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而且也将对我国水环境遥感研究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衷心感谢各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随后,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张国成研究员、中科院资环局国土遥感处处长黄铁青研究员也分别致辞。张国成主任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形势和水环境现状,指出了水环境遥感的重要性,建议我国遥感界应大力加强水环境遥感研究。黄铁青处长回顾了中国科学院在遥感科学研究方面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表示愿意进一步加强同各部门、各地方的紧密合作,共同促进我国水环境遥感的研究和应用,希望通过本次研讨,凝练出重大科学目标,提出未来的主攻方向,作为有关部门立项决策的依据。

大会会场

开幕式上,论坛学术指导徐冠华院士和潘德炉院士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并为我所“湖泊—流域数据集成与模拟中心”揭牌。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顾行发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李京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宫辉力教授、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王桥研究员、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李忠平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张源智教授、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李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马荣华研究员和张运林研究员等分别就湖泊水环境遥感与生态过程定量监测、流域水文遥感与多源数据同化、全球气候变化水环境区域响应遥感等议题作了精彩报告,并从不同的视角谈了水环境遥感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徐冠华院士在主旨演讲中,系统总结了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面对的知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与可持续发展三大新的特征,以此为基础,对包括遥感科学在内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出了三点意见和建议:一是中国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在关注国内区域性问题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关注全球性的问题,要具有全球视野;二是应特别关注多学科交叉对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三是更多地关注定量化研究,同时注重模拟手段的研究和使用。潘德炉院士的演讲着重湖泊遥感的关键技术和问题,认为湖泊水体遥感存应该在非光学生化参数的遥感机理、区域环境影响湖泊的驱动机制、湖泊环境对区域性环境变化的响应等方面加强研究。

徐冠华院士发表主旨演讲

潘德炉院士发表主旨演讲

与会的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施建成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李增元研究员、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李满春教授、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居为民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闾国年教授、江西师范大学陈晓玲教授等在上下午的集中讨论阶段也就湖泊水环境遥感的关键科学问题、未来发展方向等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本次论坛的集中研讨将为我国湖泊—流域水环境遥感的研究指明了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杨桂山所长主持会议 

在开幕式上揭牌的“湖泊—流域数据集成与模拟中心”(以下简称数据中心),是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创新工程支持的、我国唯一的一个以湖泊—流域系统为单元,为湖泊—流域科学研究和决策支持提供数据服务与专业分析的综合性大型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研究所的下属支撑部门,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下属支撑单元/实验室,研究所的数据信息对外交流与合作窗口。数据中心是所级公益性数据共享平台,也是科学院及国家有关部委共享数据库的节点单位。数据中心建设有湖泊—流域数据共享平台、湖泊科普网站、湖泊科学专业数据库以及湖泊水环境监测与预测预警平台。数据中心将以现代空间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所内外湖泊科学与地理科学数据的集成与再加工,创建湖泊—流域研究的时空数据平台和数值模拟平台,形成国内一流的湖泊—流域科学数值研究环境,促进数据共享,为国家湖泊—流域系统科学的知识创新与学科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在满足研究所发展需求的同时,满足国家对湖泊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信息的迫切需求,全面支持资源环境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徐冠华院士和潘德炉院士为“湖泊—流域数据集成与模拟中心”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