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顺利召开

  415日,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天目湖流域生态观测研究站举行。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傅伯杰院士主持,来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水利部长江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单位的9名学委会委员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实验室骨干科研人员等30余人参加会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沈吉研究员代表依托单位对委员们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实验室主任杨桂山研究员作2017年度工作报告,从科研进展、队伍建设、开放交流等方面全面回顾总结了实验室当年的工作情况,并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工作设想。随后,实验室副主任朱青研究员汇报了开放基金工作情况,实验室青年科研骨干宋春桥研究员、赖锡军研究员和吴威副研究员分别作学术报告。 

  委员们仔细听取了实验室各项汇报,围绕成果凝练、学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傅伯杰院士对实验室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实验室应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发展流域地理学理论方法的同时,提升流域综合管理的应用实践水平;完善平台建设,营造创新活跃的学术氛围,扩大学术影响力。傅伯杰院士强调,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研究单元,实验室要进一步积极主动作为、发挥研究特色,聚焦长江大保护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为美丽长江建设做出贡献。 

  会后,委员们现场考察了天目湖流域生态观测研究站办公和试验区。 

  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区域地理学传统优势学科,于2014年正式批准成立。成立四年来,实验室围绕保障流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立足长江中下游,面向我国南方湿润区大江(河)大湖流域,应用现代地理学理论与系统,综合集成研究方法,研究流域水土与人文关键要素分布格局、变化过程及相互作用机制与效应,创新流域综合监测与集成模拟技术,发展流域地理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完善地理学综合研究方法体系,服务于流域可持续发展。2017年,实验室在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和依托单位等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科研工作稳步提升,新增各类重要科研项目60余项,发表SCI论文87篇(其中本学科领域区、区期刊论文42篇);开放交流成效显著,成功举办十期流域地理学前沿论坛,承办和协办多个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新增开放基金资助课题10项;平台建设实现突破,天目湖流域生态综合观测站东非大湖与城市生态研究站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行。重点实验室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朝着建设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