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心报国情,让党旗在科研一线高高飘扬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2周年。今天是祖国母亲的生日,目光所至红旗漫卷,山河无恙;五星闪耀,国泰民安。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始终与党同心,与祖国同行,以科技之力守卫锦绣山河。研究所广大党员同志不忘科技报国初心,牢记科技强国使命,攻坚克难、勇攀高峰,让党旗在科研一线高高飘扬!
重温艰辛建站史 辐射引领作示范
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自1986年获批建站以来,已经走过了35个年头。从竺可桢院士召开湖泊工作座谈会,意欲建立中国的湖泊学科,到研究所被委以重任主攻湖泊研究,布局开展大型浅水湖泊长期的野外综合观测,作为研究所的第一个野外台站,太湖站是初心之地,也是根脉所在。目前,太湖站已经成长为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形成蓝藻水华预测预警技术、湖滨岸带的生态修复技术等成熟的可应用技术,直接服务于太湖、巢湖、千岛湖等湖库的富营养化蓝藻水华防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恰逢35周年,副站长张民带领台站党员开展“重温建站史,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专题活动,全面回顾一波三折的建站史,服务国家的发展史和薪火相传的奋斗史,讲述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不分昼夜开展人工观测,甘于寂寞扎根台站数十年的先进事迹,让求真务实、报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格代代相传。太湖站的党员们将接过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火炬接续奋斗,在基层一线展现新作为,持续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面向国家需求 党旗辉映“蓝色粮仓”
水体富营养化、生境破坏、外来物种入侵和特色渔业资源衰退等制约着我国西南地区高原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面向国家珍稀濒危和特有鱼类保护、鱼类多样性恢复和可持续利用的重大需求,谷孝鸿研究员带领团队依托多年湖泊渔业生态学研究基础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课题,在云南开展高原深水湖泊渔业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今年以来,谷孝鸿研究员的团队通过历史资料整理、鱼类资源现场调查、走访渔民等方式开展高原湖泊鱼类资源群落结构特征研究。面对渔民对国家禁渔政策的不理解,团队成员既当好“解说员”,又当好“宣传员”。一方面把国家书面政策“翻译”成渔民能听得懂的通俗语言,把深层原因讲透彻、说明白,另一方面从专业角度宣传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用实际行动赢得渔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团队成员还在杞麓湖设置了人工生态试验场,集成栖息生境营造、区域分级养护、土著鱼类人工繁育、产卵场修复与保护、人工定向增殖放流以及外来物种防控等技术,配套人工鱼巢构建和外来物种分级管理方案,调控和恢复高原湖泊合理的渔业资源体系,探索高原湖泊入侵鱼类资源管控标准化新方向,多学科交叉创建高原湖泊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模式,为实现高原湖泊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守护“蓝色粮仓”贡献科技力量。
以党建引领科研,用科研锤炼党性。在谷孝鸿研究员的引领下,一批科研人员扎根一线、苦干实干,用科技力量着力解决“国家事”,用赤诚与实干书写了“国家人”“国家队”的忠诚与担当。
党旗飘扬在边疆 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
区域人文经济地理研究室有这样一支特别的科考突击队,团队成员全部是党员,并且覆盖研究所老、中、青三代科研工作者。他们肩负伊犁河流域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的重任,充分发挥党员的坚强意志和专业精神,以高质量规划驱动高质量发展。2020年6月以来,虞孝感研究员、段学军研究员、宋春桥研究员、王磊研究员、邹辉博士等组成的党员科考突击队,多次奔赴祖国边疆,实地考察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城镇产业发展。
考察任务中,老一辈科学家发挥了“主心骨”作用。虞孝感研究员曾组织参与多项重大科学考察和科技攻关项目,虽然年近80岁,仍然坚持奋战在科研一线。他以自己早期在青藏科考时的经历为例,反复叮嘱青年科研人员要注重实地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赛里木湖考察时,虞孝感研究员结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考察成果,指出几十年来赛里木湖地区的草场植被和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强调伊犁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乃至中亚地区十分重要的生态岛,必须做好保护工作。
在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求真务实精神的感召下,团队成员斗志昂扬,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日间考察、晚间行路,足迹遍历伊犁河谷八个县市的主要湖泊、河流、草原和雪山,科学家精神就这样薪火相传。
支部建在最末梢 党旗光辉亮乡村
基层党组织是是中国共产党“肌体”的“神经末梢”,作为科研“国家队”的基层党组织,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党支部把党建触角延伸至科研一线,在支部书记宋春桥研究员的带领下,支部多名青年党员深入青藏高原腹地开展湖泊野外调查工作,践行“脚踏实地、勇攀高峰”的青藏精神,跋山涉水上万公里,获取了大量一手科研数据。
近年来,气候暖湿化影响下的高原湖泊快速扩张,导致临近高原湖泊昂孜错的尼玛县过扎村存在高淹没风险。研究团队将遥感监测与多目标优化空间信息分析技术运用到这些地处偏远、缺乏历史观测资料的地区,结合实地考察,系统评估高原地区湖泊洪泛淹没的风险等级,预测未来湖泊变化情景并提供高风险村庄搬迁的最优选址方案,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环境领域主流期刊。
今年夏天,支部党员刘凯带领一众青年党员前往过扎村所在的甲谷乡,我国海拔最高的微型党校也坐落在这里。在微型党校,甲谷乡书记和乡长热情接待了科考队员,双方就研究团队的科研成果及相关搬迁建议进行了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科考队员们开展的研究工作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科考队员们还用节省下来的出差伙食补助购买米、油、牛奶等生活物资,委托当地党政工作人员分配给困难群众。
科考队的多次到访,让藏北高原这个小乡村在大家心里扎了根。未来团队还会长期跟踪高原偏远地区的发展情况,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嘱托,开展更加深入的党员帮扶活动,让党旗的光辉照亮高原的湖光水色。
保障饮用水安全 守护绿水青山
千岛湖是华东地区水量最大、水质最优的战略水源地。1万多平方公里的流域内有着我国多个重要的茶叶、山核桃、枇杷、桔子等产地,流域人口180多万,这给守护千岛湖优良水质带来了极大挑战。维持千岛湖水质优良、探寻绿色发展道路是杭州、黄山两地的重要科技需求。2020年,研究所与淳安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千岛湖生态系统研究站。
作为一个年轻的研究站,急需一批长期扎根地方的科研队伍,党龄17年的许海副研究员毫不犹豫地承担起千岛湖站科研队伍负责人的重任。从今年1月份以来,“不着家”的他累计出差超过150天,搭建了千岛湖生态系统研究站的科研平台,开发了“生态浮岛脱氮除磷工程技术”并推广到千岛湖多个库湾,陆续有20多批领导前来调研,多家中央和地方媒体争相报道这位扎根一线的科技服务“红人”。
在千岛湖生态浮岛脱氮技术研究的几个示范点,测量浮床植物长势、比选浮床材料效果、宣讲技术研发成果……许海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黝黑的脸上滚动着汗珠,滔滔不绝地介绍生态浮岛脱氮技术的适用范围,只有在这种工作汇报的时候,才能把他和浮床上的其他民工区分开来。
野外台站的工作是艰辛的,冲锋在水面上,奔波在烈日下。许海同志特别布置了党员活动室,筑牢了精神堡垒。驻站人员及研究生在活动室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温入党誓词、讨论守护“绿水青山”的责任使命,不断汲取精神力量,以昂扬向上的姿态继续奋战在千岛湖水源保护一线!
奋战底泥采样一线 助力巢湖保卫战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长江下游重要的生态湿地,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巢湖蓝藻水华频繁,水环境面临巨大压力。面对严峻的生态拷问,湖泊环境与工程研究室科研团队积极响应地方政府需求,全过程评估巢湖底泥清淤治理试点工作,为保护一湖清水贡献科技力量。
开展底泥采样是评估的基础。科学家们顶着烈日和高温,克服风浪扰动进行湖底采样,但由于底泥软硬不一,采样难度极大,尤其在硬质底质区,底泥采样屡次失败。面对僵局,湖泊环境与工程党支部书记尹洪斌研究员冲锋在前,带领团队在每个点位都尝试采集数十次,最终取得了珍贵的表层底泥样品,为后续的底泥分析、污染判定以及固化脱水提供关键科学证据。
在优秀党员的示范引领下,整个团队激发出强大战斗力。底泥固化过程需要24小时,为了保障采样工作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大家不畏艰辛始终蹲守在工地,披星戴月与工人同作息。科研工作并不都是在干净整洁的实验室,与淤泥污水相伴更是常态。辛勤付出换来的样品和数据将为打赢巢湖底泥清淤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扎根鄱阳湖洲滩湿地 贡献青春力量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典型的通江湖泊,在调节长江洪水、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物种基因库、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研究所与江西省有效对接,合作共建鄱阳湖湖泊湿地综合研究站,经过十多年的建设,鄱阳湖站拥有了一支国内一流的长江中游洪泛湖泊湿地研究队伍,队伍里大多是40岁以下的年轻党员,他们不怕苦不怕累,长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开展工作,挥洒汗水、奋勇拼搏。
鄱阳湖拥有大面积的洪泛洲滩湿地,泥泞不堪、坑洼不平,但这也是开展调查、监测、采样工作的必经之地。年轻的科学家们夏天冒着感染血吸虫病的风险,穿着湿热的长筒雨鞋,来回穿梭于芦苇地里。冬天顶着格外刺骨的寒风,在泥泞的洼地里艰难行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鄱阳湖站已逐渐形成了针对鄱阳湖水域及其洲滩湿地的唯一独立、科学、长尺度的基础数据集,为长江中下游洪旱灾害防治、湖泊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流域综合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神州万里庆华诞,心怀家国再出发。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广大党员面向“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血脉,以寸心寄华夏,将岁月赠山河,在逐梦世界科技强国的道路上,不辱使命,不负韶华,让党旗始终在科研一线高高飘扬!